首页 > 资讯> 文章正文

2024年中学生英才计划扩围:超前培养拔尖科研人才

资讯 2024-03-13 19:53 来源: 证券之星   阅读量:11864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峰 北京报道一项科技创新人才储备项目已走过10年,这就是“中学生英才计划”,全称为“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由中国科协和教育部2013年开始实施。

近日,多地举行了2024年“中学生英才计划”师生见面会。据了解,2024年计划培养中学生1800名左右,比去年增加100名左右。

福建、浙江、江苏等地都扩大了计划实施范围,甚至进一步组织省级“中学生英才计划”,希望发现、培养、储备更多拔尖创新人才。

10年来,计划已在全国培养了7000多名具有创新潜质的中学生,其中很多考入了国内外名牌大学,并从事基础学科研究。

然而,“中学生英才计划”是一个非功利化项目,不与高考挂钩,如何激励学校、学生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尽早接触科研,又不影响高考备考,成为一个受到争论的问题。

计划实施扩面提质

10年来,参与“中学生英才计划”的地方、高校、中学数量逐年增加。

2013年启动初始,只在全国15个城市实施,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19所大学作为试点高校。

到了2024年,正式实施城市已扩大到25个,绝大多数“985”高校在内的58所知名高校、300多所中学参与。

计划实施范围主要为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等自然科学基础学科领域,项目中学的高一、高二学生在著名科学家指导下参加科学研究、学术研讨和科研实践,目的是体验科研过程,激发科学兴趣,提高创新能力,树立科学志向。

计划的培养周期原则上为一年,以寒暑假和周末为主。

参与的学生被要求是品学兼优、学有余力、对基础学科具有浓厚兴趣的中学生,学生相应学科成绩排名应在年级前10%,或者综合成绩排名在年级前15%。

据介绍,2013年以来,“中学生英才计划”培养了7000多名具有创新潜质的优秀中学生。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发现和培养机制,建设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平台。

近年来,我国积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路径,通过实施“中学生英才计划”“强基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等项目,形成了高校少年班贯通式培养、大师领衔的拔尖人才培养、强化通识教育的书院制培养等培养新模式。

“学生之间的天分有所差异,对于其中智力等方面条件较好的学生,确实应该采取差异化的教育举措,因此开展‘中学生英才计划’确有需求。但如何选拔培养英才,是一个长期没有解决的问题。”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

当前,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任务重大,对自主培养基础学科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2024年“中学生英才计划”也就更受重视,不少地方扩面提质。

今年,计划参与的城市、高校数量虽然与2023年持平,但选拔的学生人数有所增加。

一些地方的培养计划增幅较大。江苏省目前已覆盖13个设区市的21所在科学教育方面成绩显著的中学,今年首次在苏北等地区招募学员。江苏是首批实施省份,过去共培养484名学员,今年共有118名同学成为正式学员。

北京是“中学生英才计划”工作开展规模最大的城市,今年,共有385名学生入选,高校数量、招生人数、导师数量等关键指标继续保持增长,并保持全国领先。

福建省今年首次开展省级“英才计划”,面向福州地区招收21名省级学员,涵盖了数学、物理和计算机学科。同时,首次将莆田纳入计划实施范围。

浙江省2024年共有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浙江大学、西湖大学、温州医科大学、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西北工业大学宁波研究院、国科温州研究院7家单位、83名导师参与首批培养。省内共有11个设区市的78个县的141所普通高中、千余名高中生参与浙江省“中学生英才计划”遴选。

加强拔尖人才有效衔接

参与“中学生英才计划”,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上海市市北中学高一班徐涵同学今年入选了华东师范大学(化学)“中学生英才计划”,她的课题名称是《优化钠电池的电极材料》。

“入选这次英才计划,我经历了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对于面试的准备是最辛苦、最紧张的,准备时间只有3天,在忙碌的期末迎考中,我既要填写面试信息单,又要做PPT,还要背出演讲稿,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徐涵说。

对于今后一年课题研究的打算,徐涵说,“我将在微流控芯片的领域里研究探索。微流控是化学和生物的交叉技术,这对自身的知识储备又是一个挑战。我会在未来深入学习,争取得到一个好的实验结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中学生英才计划”化学学科工作委员会秘书长杨金龙介绍,中学阶段,化学教育主要侧重于掌握基础的化学知识与基本化学实验技能,对学科科技前沿疑难问题涉及较少。

杨金龙表示,“中学生英才计划”为那些对化学学科有着浓厚兴趣并希望进一步深入探究的中学生提供了一个有效途径,让他们有机会提前“上大学”,与大学导师及领域专家面对面交流,并最大限度的利用大学导师及实验室资源进行“科研活动”。

不过,一所实施“中学生英才计划”城市的有关部门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由于中学与大学在学习方式、专业知识体系方面差距很大,导致有的学员在培养过程中,即使有名师指导,对项目的研究也仅是走马观花,停留在表面上。

对此,需要进一步强化大学与中学衔接培养的体制机制。

上述实施“中学生英才计划”城市的有关部门人士介绍,可以借鉴美国开设AP课程的经验,开设中学大学衔接课程,比如在中学开设一些大学通识课程作为选修课程,让有兴趣的同学选修,推动一体化建设进程,形成一个由浅入深、螺旋上升的知识体系。

2023年11月,南京大学向13名入校不久的大一新生颁发了0年级课程“1学分”证书。这些学生都在高中期间学习了南京大学针对高中生开设的相关课程。

南京大学副校长陆延青介绍,学校“中学生英才计划”在江苏省两所中学分别开设了语文阅读课程和地球与空间科学探索课程,完成课程的学生可在进入大学后获得相应学分。

武汉大学校长张平文近日介绍,武汉大学正在积极探索“大中衔接”培养模式,依托优势学科在重点中学试点开设大学先修课,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发现和培养的有效衔接。

北京市科协通过打造科学教育研究基地、北京科技教师之家等平台,搭建了“中学生英才计划”高校导师与基地校科技教师、学会专家的多方合作平台。

拓展优质生源渠道

参与“中学生英才计划”的学生都是学习成绩优秀的尖子生,计划的初衷也是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尽早接触科研。

然而,“中学生英才计划”并不与高考挂钩,这些学生就面临一个现实问题:花大量时间做与高考无关的科研,影响了成绩怎么办?

上述一所实施“中学生英才计划”城市的有关部门人士就介绍,面对高考升学的压力,很多家长和学生的真实目的是将参加“中学生英才计划”作为进入大学的敲门砖。当他们发现参加“中学生英才计划”不仅耗时耗力,还影响日常学习安排后,积极性就会降低。

据介绍,虽然人数不多,但近年来还是有学生选择中途退出“中学生英才计划”。

对于“中学生英才计划”的学员来说,“强基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是重要的升学通道。

中国人民大学有关负责人曾指出,以“中学生英才计划”为牵引,吸引一批具有创新潜质的中学生走进实验室、数据中心,并参加科研实践,为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储备优质生源。

“中学生英才计划”可以说是“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人才输送的重要途径之一。

正因此,2023年将“拔尖计划2.0”第三批基地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学科基地相关高校都纳入了“中学生英才计划”。

湖北省则通过深入开展“中学生英才计划”,推动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高校实施本科优质生源工程,与国内部分高中建立拔尖创新人才联盟、签订人才培养基地协议、共建高中拔尖实验班等,不断拓展优质生源渠道。

当然,专家也主张理性看待拔尖人才培养。“真正的英才,在成长过程中所使用的资源并不比别人多,而是用比别人少得多的资源获得比别人高得多的收益。”储朝晖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

镇海中学校长吴国平认为,“中学生英才计划”不能与升学挂钩,一挂钩就会变味。要做好英才计划这项工作,关键是学生、家长、学校要克服升学功利倾向,真正把培育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素养放在第一位,通过实施计划让学生的兴趣成志趣、潜质成素质。

“中学生英才计划”生物学科工作委员会主任、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也多次表示,这个项目是非功利性的,主要目的是启发中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思辨能力。

因此,2023年5月,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提出,各地、各有关高校要积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有效模式,建立统筹协调机制,明确“中学生英才计划”“强基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高校科学营”等项目在选拔、培育、使用上的各自侧重点。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