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车> 文章正文

千亿理想,还有多远?

新车 2022-12-13 10:49 来源: 网络    

“明年我们将进入1000亿营收规模。”

在2022年第三季度业绩会上,创始人李祥冠公布了公司千亿“梦想”——2023年的进展。

新的L9和L8是他的自信。公司单季度营收即将突破100亿,车辆单价提升至34万,置换后依然强劲。

但细看第三季度业绩,难免会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结果。李ONE停产造车亏损8亿元,季度净亏损升至16.46亿元。

在财报发布前夕,执行董事兼总裁沈亚男宣布辞职。李耕表示,为了达到“万亿”规模,公司架构开始进行重组。如何实现这样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

10亿大关:李一人成为最大“变数”

营收稳定,毛利“暴跌”,均价上行。第三季度的理想成绩单乍一看并不好。

第三季度李营收93.4亿元,同比增长20.2%,属于稳定增长。车辆销售收入90.5亿元,同比增长22.5%。

在交付量方面,第三季度李交付了26,500辆汽车,同比增长5.6%。本季度未破100亿元规模,主要是李One置换新车,停产清仓,对销量有一定影响。

然而,总体趋势正在改善。随着L9的发展,这款新车已经能够贡献40%的理想月销量。因此,第三季度理想单车ASP增至34万元,高端表现明显。

展望长期,在第二季度财报中,Ideal表示,随着L9、L8以及后续新车的交付,公司利润有望转正。这意味着第四季度实现盈利是比较理想的。同时,高端产品的升级意味着公司单车均价可能会超过35万,这也不错。

第三季度,李的净亏损为16.5亿元,比去年同期有所减少。毛利率纸面数据大幅下滑至12.7%,2021年同期为23.3%。

下降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李一家已经给供应商预提了800万元的损失,包括库存和供应链违约责任。李在财报中解释,主要是报告期内销售成本增加,同时李一也带来了一定的存货跌价准备和采购承诺损失。

公司CFO李铁表示,这部分原材料将不再用于制造整车,最后两个季度进行实际亏损调整。“但是我们毛利很大,后续调整影响不大。”

第二,李ONE的库存清仓促销,终端销售优惠1-2万,属于刚性销售费用。第三,锂的价格持续上涨,三季度超过57万,这是企业不可避免的生产成本。

根据长桥海豚的分析,汽车销售的理想毛利率为20.8%,与市场预期基本一致。该机构认为,成本端规模效应的释放受到影响是因为理想的新车没有发布。这个数据从历史来看并不是很好,但考虑到李正处于更新换代的时期,也说明了公司成本控制的稳定性。

另有分析师指出,如果只算理想的L9毛利,这款车型的利润率将在23%以上。他推测,公司第四季度销售额应该在170亿元以上,可以摊薄促销和成本上升对利润的影响。

在投资方面,第三季度李投资18亿元,增幅明显。预计2022年全年在70亿左右,都是为明年纯电动平台和新车的研发做准备。据资料显示,李的费用率约为19.3%,利润基本都投入到研发中

李想说,到2023年,RD的投资将增加到10-12亿元。

在第四季度展望中,预计李将交付4.5万辆和4.8万辆汽车,同比增长27.8%至36.3%。预计总收入为165.1亿元至176.1亿元,同比增长55.4%至65.8%。也就是市场迅速升温,到12月理想月销量超过21000。

023预告:千亿在路上?

明年,Ideal将发布其首款纯电动车型,另一个焦点将是Ideal L7的交付。

在整个2023年,挑战依然很多。首先,上海绿卡被取消了。对于增程车型来说,地区政策问题必然会影响当地销量。

对此,沈亚楠表示,Ideal正在积极与上海的销售团队合作,制定明年新的销售策略,以尽量消除政策变化的影响。不过上海的订单只占整体的5-6%,不用太担心这个问题。

发出“告别信”的沈亚男依然露面,表明自己即将离任,这将是一次体面的告别。他还介绍了业绩预期。到2023年,L9稳定的月销量为8-1.1万辆。L8的稳态月销量在1万-1.4万辆。还没发布的L7,下结论有点早。

另外,疫情松绑后,车企有必要度过第一波开放的危险期。

根据国外经验,在政策调整后的两三个月内,会出现各种人力资源短缺的情况。沈亚楠坦言,理想的现在生产确实受到人力资源短缺的影响,尤其是供应商的人力问题。

为此,公司已经开始筹备人力应急小组。“一旦供应商人手不足,我们可以派自己的团队去帮助供应商,”沈亚楠说。

“特斯拉降价其实对理想影响不大。”沈亚楠认为,L9和L8产品目前的理想价格区间高于特斯拉的主要销售车型,公司认为明年的情况也会如此。

但在明年的竞争格局洗牌中,理想的纯电动新品也将与特斯拉正面竞争。此外,M5和M7的迅速崛起也可能对理想构成威胁。

对于新的产品规划,李想表示仍保持原来的看法。“价格和座位的区分是区分用户群的最好方式。”

他指出,从目前的实践来看,理想的L8和L9已经开始交付,L7已经开始收到少量订单。这三类用户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理想的L9用户群基本是同价位的豪华品牌和价格更高的豪华品牌的用户,他们反而购买了理想的L9。

李想直言,理想的L8是承接李一中的用户群。理想的L7吸引了很多25-35岁的年轻家庭用户。所以基于不同的价格和不同的座位布局,理想的L8、L9、L7按照我们的计划有效的覆盖了不同的用户群体,甚至在用户年龄方面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惊喜,吸引了一些我们之前没有想到的用户群体。

换血:为万亿铺路

作为一个百亿规模的企业,李已经开始为万亿规模铺路。

在研究了许多收入数万亿的企业后,李想弄清楚创办公司的真正意义——首先要改变结构。

他发现,万亿级的企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当收入达到数百亿时,往往会升级为矩阵组织模式。因此,李会选择积极拥抱矩阵组织模式。

这也让李进行了2015年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人事变动。

“随着沈亚楠加入流程变革委员会,李将开启从1到10的新篇章。”李想说明的是,沈亚男辞去总裁、辞去董事会职务,将专注于公司组织模式的建设,有助于公司效率的进一步提升。垂直组织模式有望帮助李实现1000亿元的收入规模。

自2023年1月1日起,马东辉总工程师将接替沈亚男出任李总裁并加入董事会,全面负责及供应集团;高级副总裁将担任李的首席技术官,全面负责系统和计算事业群。

对于人事调整的具体原因,李想透露,调整的核心是推动公司构建全面的矩阵式组织和升级。接下来,李将向年收入1000亿元目标迈进,挑战万亿元规模。据悉,沈亚男调整岗位后,将加入李流程变革委员会,告别组织架构调整后的李。

即将成为李CTO的,之前是华为消费者集团软件工程副总裁,主要负责OS等操作系统技术的研发。

据悉,李之所以更换核心管理层,与公司下一步的战略目标密切相关。李想表示,未来,李将继续深化自研,围绕电驱动和人工智能两大底层技术,打造四大技术平台。此外,在顶层技术方面,李将逐步实现AI操作系统、AI芯片、AI云服务、AI电子电气架构四大体系的深度自研。

在高层管理之外,公司的整体架构将会有很大的调整。在理想绩效会上,有人指出,矩阵式组织的最大特点是保证全过程的管理质量。横向团队规划、建造、运营道路,纵向团队建造、驾驶、运营汽车。高质量的道路配合高水平的车队,从而将创造的价值源源不断地传递给消费者,取得商业上的成功,形成良性循环。

此前,理想已经通过小规模试点的方式进行了改造。李想说,在过去的两年里,公司通过IPD验证了矩阵式管理模式。他认为的成功以及L9、L8和L7的交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过去的两年中,李通过类似的矩阵管理方法从小试点项目开始管理。

他直言,公司通过这样的矩阵试点,不仅让李ONE的成功成为偶然,也让L9、L8、L7的成功成为必然。

李湘口中的“IPD”是什么?

IPD是集成产品开发的缩写。目标是实现产品开发的“快准低”,即快速提供成功产品,满足细分市场需求,低成本设计开发。IBM是第一个实现它的公司。

从2021年开始,李学习了华为的框架,成立了产品部,引入了集成产品开发系统。为了搭建架构,理想的是聘请有华为背景的资深专家孟负责流程的梳理和搭建。

据传,Ideal还要求波士顿咨询公司做IPD进口培训。在公司内部,李战略部参照架构,增设了运营部,产品部是的核心单元。

公司将为每辆车设立一个PDT,负责车辆的“定义、RD、供应链、制造、质量、销售”全过程。多个PDT的集合称为SPDT,负责智能驾驶、智能空间、车辆项目的整体进度、节奏和质量。

结论:

对于第三次创业,李想曾在李上市时留下豪言:“我已经经营了一个十亿美元的公司,我希望再经营一个十亿美元的公司。”

2020年,这句话被大多数人认为是李湘狂妄的“玩笑”。在李一个人成功之前,“1000亿”甚至成了他最深刻的标签。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