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 文章正文

长安增程技术创新实践

汽车 2022-12-17 01:43 来源: 网络   阅读量:18280   

增程技术可以通过油电结合的方式解决用户的里程焦虑和充电困难。长安汽车认为,增程式的电动化属性仅次于EV,属于以电为基础的技术。近日,长安汽车发布了新能源汽车“力”技术,包括“力智能增程”和“力超级集电器驱动”。在原力技术的加持下,电驱动总成效率最高可达95%,车辆可实现长达1200km的超长续航里程。“力”智能增程技术的发布,也让长安汽车在新能源领域获得了更多的竞争力。

长安深蓝SL03基于长安多年的技术积累,集成了长安自主超大电流驱动、微核高频脉冲加热技术、iBC数字电池管家系统等多项先进技术。目前增程市场主要集中在中大型SUV。2022年12月8日,在盖世汽车主办的2022第三届汽车电驱动及关键技术大会上,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动力发展部副总经理杜长虹提出,随着长安深蓝SL03等增程式车在市场上的突破,未来增程式车型将向紧凑型市场拓展,实现增程式市场整体规模的扩大。

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动力发展部副总经理

组织以下演讲内容:

最近关于增程的话题在业内很火,技术本身和产品在市场上的认可度都比较高,所以给大家分享一下长安增程的技术实践。一方面从市场和技术上分析增程式如何助推汽车电动化进程;另一方面介绍了长安第一款增程车——SL03的技术特点和卖点。

新能源汽车助推汽车电动化进程

2022年,预计NEV销量超过500万,渗透率超过25%;2025年,预计新能源销量超过1000万辆,普及率超过45%。新能源市场逐渐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变。长期来看,多种动力类型共同发展,以纯电为主,插电式混合动力加速发展。

与此同时,近几年扩展节目市场的表现十分亮眼。1-9月,NEV乘用车销量353.6万辆,同比增长101%,其中PHEV销量80万辆,同比增长152.8%,跑赢NEV市场。其中增程产品销量超过17万辆。考虑到市面上增程产品的车型并不多,每辆车的平均销量和表现都很亮眼。我们对未来的增程市场非常乐观。我们预计,到2030年,增程车市场总量将超过200万辆,在PHEV市场的占比将逐步提高。

目前整个增程市场主要集中在中大型SUV。但随着长安深蓝SL03等增程车在市场上的突破,未来紧凑型车市场占比将逐步扩大,这将推动增程市场的整体扩张。

是什么让增程得到了市场的认可?我们认为,对于是否购买新能源汽车,用户现在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很多用户在购买新车时会考虑新能源汽车。但目前纯电动汽车在里程焦虑、充电难、电池安全等方面仍存在痛点。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升级电动技术,结合用户的使用场景,提供多种新能源技术路线的组合,缓解新能源产品的痛点。

增程式产品可以通过油电结合的方式解决用户里程焦虑、充电困难的现状,市区上下班可以用电,长途用油,降低用车成本。同时,增程系统可以实现大功率V2V,即车对车充电,从而实现纯电动汽车和增程汽车“两车走天下”的局面。

我们常说的“缺芯贵电”,电池的价格一直保持在比较高的水平。增程技术可以减少对电池的依赖,缓解纯电动价格高的冲击;同时,由于电池电量降低,电池老化和电池安全带来的残值和动力性能低的问题也得到了改善。

消费者对增程技术的认知水平如何?我们来看一组很有意思的数据。在2021年和2020年,我们发现,2021年消费者对增程产品的偏好和购买意愿较2020年显著增加。如果2022年进行这样的认知评估,我估计考虑购买的比例会达到50%。

增程式技术是汽车电动化的重要方式之一,可以解决市场和需求两方面的痛点。那么增程技术在整个电气化过程中处于什么位置呢?我们认为按照电动化程度,增程式的电动化属性仅次于EV。增程和EV都是以电力驱动为主,因为增程和EV都不是由发动机驱动的;ICE、HEV、PHEV的技术属性主要是燃油,由发动机直接驱动。因此,增程在EV的基础上,只增加了发电系统,实现了完全的纯电驱动,保持了EV同样的驾驶体验,消除了EV的续航里程和充电焦虑。

接下来,让我们讨论一下增程和PHEV的技术优缺点。这个话题很热。程和,尤其是P13,是目前业界最主流的两条技术路线。这两条技术路线孰优孰劣?我们得出的结论是,从布局方面,增程灵活实现了前驱、后驱、四驱的动力布局,提供了更丰富的产品选择;从性能方面看,增程在城市油耗、发动机NVH性能、排放性能等方面相比PHEV有一定优势。当然,增程并不完美,在高速效率和高速动力方面与PHEV相比也有一些劣势。这也是纯电动产品的一个属性,其缺点包括高速时的动力,风阻造成的效率损失,功耗较高。技术没有绝对的优劣,只有适合和不适合。

长安SL03 REEV简介

在介绍长安的增程产品SL03之前,先介绍一下长安汽车新能源的发展历程。长安于2001年进入新能源领域,是国内最早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汽车企业之一。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研发经验,经历了技术研究、产业化推广、市场化运作三个阶段,完成了从样机到样品的正向开发。2001年,我们开发了第一辆混合动力样车,2008年,我们使用捷迅的HEV参加了北京奥运会的示范运营。

2015年发布了纯电动汽车车型,2017年发布了香格里拉计划。2018年,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成立,集RD、销售、产品策划等功能于一体。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完成了两轮融资和“混改”。2022年的重要事件是长安深蓝SL03的上市,它整合了21年来积累的技术和产品。

2022年4月13日,我们做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在长安品牌体系下发布了“长安深蓝”品牌,这是落地香格里拉项目非常重要的一步。我们希望从创新重构、万物互联、免费体验、低碳生活四个维度,用数字技术重构我们的出行想象,普及全球一线主流汽车和主流新能源汽车。

我来介绍一下SL03。SL03融合了长安新能源和长安汽车21年的技术和产品积累,其中搭载了独立超大电流驱动、全球首创微核高频脉冲加热技术、iBC数字电池管家系统技术、长安智能芯等领先的三电技术。同时,整车采用前瞻性轿跑美学设计,无框车门设计,并配备AR-HUD、数字驾驶舱等技术,希望用数字技术重构出行想象。这款车的尺寸属于中级车的尺寸,但是轴距2900mm,综合续航1200km,纯电续航200km,电缺油耗4.5L/100km,百公里加速时间7.5s,相当于传统汽车2.0T发动机的动力性能。

SL03基于长安自主全电动数字平台EPA1。该平台基于纯电动后驱。前机舱可作为前备用箱,可灵活布置三合一电驱动、增程器或燃料电池堆。动力形式可以从纯电动后驱灵活拓展到纯电动四驱、燃油增程、氢电增程,“一石三鸟”。

SL03有一些重要的技术和设计,包括极致的造型设计。纯电动车因为没有发动机,前端不需要散热,可以做到非常漂亮的前脸造型,但是增程式还是需要散热的。基于先进的CAE设计技术和高效的热管理技术,实现了极低的开屏率,实现了增程版与纯电动版相同的建模体验。

另外,没有NVH的感觉。基于NVH智能能量平衡控制策略和基于啸叫的变频主动控制技术,实现了增程器的无传感器启停和静音运行,创造了媲美纯电动汽车的驾驶体验。

长续航方面,SL03REV通过超低风阻设计、超低能耗一体化等技术,支持200km纯电续航和1200km综合续航,实现城市用电和长途油耗,让用户无里程焦虑。此外,还有超低油耗开发技术。增程方面,我们采用了高压缩比、深度阿特金森循环混合动力的专用发动机和最高效率达96%的增程发电机,支持4.5L/100km的油耗目标,降低用户的用车成本。

我们的增程系统采用了极简方法。随着电机转速的提高,传动效率会有所损失,所以我们选择了直联方式,这种方式将电机效率置于1000-3000转的常用范围内,带来了良好的效率和NVH性能。

基于“ALLinOne”的设计理念,我们集成了电机、电机控制器、减速器、充电器等功能。在长安新一代超级收集器驱动中。超集科技带来超效率,长安新一代超集驱最高效率可达95%,以最少的碳排放满足用户的出行需求。

核心黑科技之一是全球首创的微核高频脉冲加热技术,利用电驱动的电感和开关特性,在电池和电驱动之间产生高频脉冲电流,通过电流实现基于电池内阻的自加热。这种高频电流的频率大约是每分钟2000-4000次,而且在变频加热的过程中,锂离子不会穿透隔膜,整个过程不会影响电池的寿命。加热后,电池温度在-30℃下可提高4℃/分钟,动力性能可提升50%,充电时间可缩短15%,从而提高车载场景覆盖。脉冲加热技术不仅是自动的,而且可以提前预约。出门前可以提前通过APP进行脉冲加热,以保证冬季使用车辆时,用户上车后不会出现电量异常衰减的情况。

IBC数字电池管家系统围绕数字预控管理和数字温控管理两个维度,突破2+7项关键核心技术,有效避免电池整体封装热失控。我们电池组的目标是实现零起火零爆炸。

此外,我们国内首款智能车载域控制器长安智能芯采用多核多系统设计,集成1500+器件,实现了70%的性能提升和70%的体积缩减。集VCU、以太网网关、T-BOX等七大功能于一体,突破云端、管理端、终端的信息壁垒,实现高效精准处理,远程诊断覆盖率达到100%。

同时,2008年以来积累的燃料电池技术,突破了燃料电池系统集成与控制、高性能电堆应用等关键核心技术。,打造零污染、低氢耗、高能效、高便捷等特性的氢燃料电池系统,助力零碳出行,在行业内率先量产自主车载氢燃料电池系统——长安SL03氢电版。

长安将继续进行增程技术的迭代创新,进一步提高增程系统的效率,降低油耗,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我们还希望迅速扩大增程型产品的供应。今年的SL03REEV和明年的增程产品将陆续投放市场,以高品质、高智能水平和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满足用户出行需求,引爆市场。我们认为增程式是拉开新能源差距或扩大新能源入口的重要手段。

回到技术路线的选择,我们认为技术路线的选择来源于企业,但选择在于用户。成科技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产品选择,解决了相关出行痛点。通过市场竞争和优胜劣汰,消费者最终会选择超出自己预期的技术和产品。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